-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 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遵守党的纪律,服从组织决定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学习笔记㉘丨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

- 鮀城清风暖民心 | 环境整治不松劲 城乡“旧貌”焕“新颜”
- 鮀城清风暖民心 | 靶向监督消隐患 解除民忧保安全
- 鮀城清风暖民心丨破解“饮水”之困 滋润百姓心田
- 鮀城清风暖民心丨 筑牢燃气“安全线” 守护万家“烟火气”
- 鮀城清风暖民心 | “迟到”多年的生态 公益林补偿金发放了!
- 汕头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二级调研员杨卫文主动投案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汕头市潮阳区城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毓钦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汕头市澄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林晓桦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汕头市濠江区教育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邱国球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汕头市金平区鮀莲街道党工委原书记蔡树泽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15年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中国科学家、84岁的屠呦呦领取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最高奖项。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治疗疟疾,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2016年,屠呦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1930年,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父亲以《诗经》中的“呦呦鹿鸣”,给她取名为屠呦呦。父亲对儿女们的教育中西结合、平等对待。屠呦呦5、6岁时就喜欢去父亲的书房看书。父亲看书时,她也坐在一旁,尤其喜欢中医药学方面的书籍。书中的大量插图使屠呦呦在享受读图快乐的同时,获得了中草药知识的启蒙。16岁时,屠呦呦染上了严重的肺结核,经过两年多的治疗,病情才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这次经历让屠呦呦对学习医药有了更大的追求。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从此与中医药结缘。
1969年,38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接受了国家研发抗疟疾中草药的艰巨任务,开启了疟疾防治研究的攻坚之路。她夜以继日地收集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著名老中医,从历代医书古籍、地方药志以及多位老中医的采访中,整理出了2000多个内服外治的治疟方药,最终屠呦呦在古代医学典籍《肘后备急方》中得到了“青蒿”抗疟的启发。她开始埋头实验,终于在1971年从植物青蒿中得到有效的提取物。
得到有效提取物仅仅是第一步,等待屠呦呦和她团队的是更为艰辛的临床试验。面对条件艰苦、设备简陋、没有合适的药厂配合等一系列困难,屠呦呦和同事们只能靠自己。他们买来几口大缸,在缺少通风设备的陋室里,用挥发性很强且具有一定毒性的药剂提取青蒿的精华。由于长期在污染的环境中工作,加之劳累,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牙齿也开始松动脱落。为了证实药物的安全性,她不顾病弱的身体,以身试药,成了青蒿提取物首位人体试验者,最终证实了药物的安全性。
随后,屠呦呦带领团队来到疟疾高发地。经过不懈奋斗,利用青蒿抗击疟疾的疗法终获成功。此后的数年里,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又取得了青蒿素科研的一系列重大成果。1986年,青蒿素获得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抗疟首选药物在全球推广。
2015年,屠呦呦和丈夫李廷钊携手来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颁奖现场。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挺直腰板,一起见证历史,分享荣耀。在屠呦呦潜心科研的几十年里,丈夫李廷钊始终是她坚强的后盾,这份军功章有丈夫的一半。在那句“你负责实现梦想,我负责解决生活问题”的承诺背后,李廷钊几乎承担了家里的一切。正是丈夫的全力支持和理解,屠呦呦可以几十年如一日,毫无顾虑地投身到追梦的旅程中,正是他们对于事业梦想的坚定执着和忘我付出,才让青蒿素研发一步步变为现实,拯救着更多人的生命。